一、学位授权点建设情况
(一)学科方向布局
云南大学政治学属于学校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以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民族政治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院为承建单位。学科坚持“学术兴校”、“人才强校”和“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要求,将规范建设与特色发展有机结合,持续打造民族政治学的“云大名片”,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边疆治理实践提供理论话语、有效创新周边公共外交形式,深度融入和服务国家治理与“一带一路”建设。目前,以民族政治学与国别区域研究为重点,凝练“6个主攻方向”,即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民族政治学、地方政府与边疆治理、国际政治、周边外交与跨境安全、国别区域。新增自主设置“跨境安全研究”二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立南亚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特色研究生项目,并开始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
(二)师资建设
激发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动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同时扩大人才增量,加强政治学流动站建设,通过师资博士后培养充实师资力量,积极引进省内外高层次人才。结合学科建设方向,凝聚团队、分工协作,推动形成以长江学者领衔、多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骨干的师资队伍。凝聚形成“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立学”的团队理念;推动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打造了一支“教学—科研—资政”有机融合的优质师资队伍。1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获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称号、1人获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称号、1人获“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称号、1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获云南省千人计划“人文社会科学人才”专项计划人选、2人获宝钢优秀教师奖、10人入选云南大学东陆人才计划。
(三)平台建设
获批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连同既有的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备案中心、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非智库“10+10”计划中方智库、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目前学位点共有7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
(三)人才培养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瞄准一流人才培养标准,坚持立德树人,优化培养环节、夯实人才质量,调整学位布局、突出项目牵引,强化实践育人与国际交流。全面推进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推行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题、预答辩、答辩形式改革,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严把质量关,提升学位论文的质量;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结合学院和学科特点,全面启动了本科生导师制。在年度建设周期内,获得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作为主要参与单位获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参与完成马工程重点教材《政治学概论(第二版)》的修订工作,打造全国专业慕课2门,新建成实习实训基地2个,新获批5个校级创新团队;在读博士生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0篇,2篇咨询报告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承办云南大学“理解中国”学术新人铸魂论坛;大力支持学生组织“云大政治学论坛”“博识读书会”等平台建设。
(四)科研与服务建设
汇聚研究力量,形成学术带头人、在职教师、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有机结合的研究团队,着力强化优势特色方向的攻关研究,开展持续性地追踪研究;学科方向带头人以身作则,同时采取盯人策略,为每位老师确立研究任务,并结合个人特长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研究规划;营造科研氛围,激发师生科研产出动力;出版《云大地区研究》集刊,继续举办西南论坛、缅甸年度形势与中缅关系研讨会等国际、国内会议,打造学术交流平台,提供学术公共产品。
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引导和鼓励科研人员自觉融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承接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多渠道提交应用性强的研究报告,开展资政服务;加强同边疆地方政府、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在边疆民族地区建立调研基地。
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22部,12篇文章刊发于专业领域的权威期刊;获批国家级重大项目4项;国家级单位采纳研究报告20余篇;编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干部读本》,参与云南省民宗委牵头编制“云南省十四五民族工作规划”“云南省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规划(2021—2025年)”的论证。
(五)经费投入与执行
2021年7月28日,学校一流办向政治学学科建设账户划拨经费210万。截至2021年11月30日一流经费封账,共执行经费91万。主要开支为边疆社会调查报告出版、学科史资料整理出版、学术著作出版、社会调查支出、学科方案制定及论证、学会会费等。
二、人才培养
(一)培养全过程质量控制
1、课程设置
截至目前,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改进,本学科已经形成了包括学科基础课、学科方向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学术活动等多项课程类别构成的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
一是,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术前沿,推进课程体系改革。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和学科知识体系的要求,根据社会需求并立足学术前沿,组织撰写和出版特色教材,建立并完善了适应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二是,建立名师授课制度,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在建立了核心课程名师负责制基础上,通过“引智”计划引入国内外高水平教师,优化授课教师队伍,以灵活多样方式向学生提供优质课程。
三是,拓展第二课堂,加强课程教学的后期建设。以项目资助、社会调查、基层挂职、论文竞赛等形式,丰富和拓展第二课堂的形式,将课程教学的内容实践化,增强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2、研究生科研及竞赛成果
运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特区机制,发挥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育部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和边疆与地缘大数据库的作用,深化教学相长、教研相长,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在校研究生在厅级、校级、院级社科基金项目中均获有项目立项,并在CSSCI刊物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二)学位点招生、毕业、授位、就业情况
1、招生情况
本学位点每年招收研究人数总体趋于稳定,并呈小幅度上升趋势。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2020年83人、2021年88人;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2020年24人、2021年27人。
从生源结构来看,本学科研究生以云南籍考生为主。在非云南省生源中,以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省份的学生居多;在“985工程”高校毕业生源中,有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毕业学生。“211工程”高校毕业生源中,以云南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居多。
在招生环节采取了如下措施来提升生源质量:(1) 积极接受推荐免试生。接收省内外推荐免试生,并在评定研究生奖学金和选择导师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 (2)对内通过活动来加强宣传力度。每年9月初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前夕,本学位点在云南大学组织相关宣传活动,宣传我校政治学学科优势,加强对知名导师及研究方向介绍,吸引省内优秀考生报考我校。(3) 对外通过学院网站和纸质宣传海报,吸引同等高校优秀学生报考本学科。对学院网站进行定时更新,增加并适时调整研究生招生、学科方向介绍和导师介绍,吸引省外同等院校优秀学生报考我校。(4) 招收调剂生参加复试时,着力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优化生源质量工作环节前置。每年4月份研究生调剂期间,招生教师逐个查看相关资料,打电话了解学生详细情况,选拔优秀的调剂生。
2、毕业与授位情况
为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能够达到学科基本要求,同时让学生能够在学有所得的基础上能够顺利毕业,本学位点建立了系统的毕业与授位管理制度。第一,开题制度。学生只有修满学分,独立完成开题报告,提请开题之后方能参加开题。第二,送审制度。实行双盲匿名评审,送审合格后方可进行论文答辩。第三,答辩制度。学位论文须经过预答辩环节,预答辩通过后方可进入正式全国匿名评审和最终答辩环节。第四,审议制度。研究生在完成培养单位组织的答辩后,论文定稿还须上交政治学学位分委员会最终审核。就毕业与授位人数来看,2020年有61人获硕士学位、7人获博士学位,2021年48人获得硕士学位、12人获博士学位。
3、就业情况
本学位点毕业生近年来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年平均就业率在90%以上。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企业,尤以事业单位为主。在事业单位中,又尤以学校为主。近2年,本学位点毕业研究生在高校、党校、中学等各级教育部分就职或继续深造的超过了半数。其次是政府部门。再次是企业和自主创业者。这说明本学位点培养的研究生学术含量较高,大部分毕业生愿意选择从事科研、教育事业,具备从事科研、教育事业的本领和能力。
(三)研究生的国内外交流
本学位点高度重视和加强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举办学术论坛,实施国内国际研究生互换互访计划,选拔优秀学生到国内外的知名学府进行访问,广泛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及科研创新活动,扩大学术影响力。当然,受全球及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影响,这一较好机制在近两年暂时受到了较大程度限制。尽管如此,研究生同学们仍踊跃参与国内重要学术会议。
(四)奖助学金情况
本学位点根据《云南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云南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云南大学研究生省政府奖学金管理办法》、《云南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等基本管理办法,自行制定了《云南大学政治学一级学科全日制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试行)》,用以开展奖助学金评定的具体工作。在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中,本学位点主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保障基本生活和奖励优秀并重。助学金保障基本生活需求,注重公平导向;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全面发展或拥有专长、贡献卓著的优秀学生,注重激励功能。奖助结合,做到普惠式补助和激励性奖励并重。
(2)鼓励全面发展和鼓励个性创新并重。综合类奖学金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专项类奖学金注重学生某一方面的专长和业绩,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
(3)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奖学金评定坚持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既注重学生在学习、科研和实践环节中的过程表现,也注重学生在科研创新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在国际和全国性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在社会实践中做出的重要贡献。
(五)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1、改进招生和人才选拔方式,提高生源质量。扩大招生宣传,吸收更多优秀本科生生源;通过开办夏令营、暑期学校、研究生国际论坛等方式,吸引更好的研究生生源;扩大直博生、硕博连读的博士招生范围。
2、整合资源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实施中期考核,对于未达标学生做延期答辩或退学处理;严控论文质量,建立健全规范化的论文指导和答辩程序;健全学生职业发展的追踪机制,提升社会和用人单位满意度。
3、加强教材建设,完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启动和推进“精品课程与慕课培育工程”、“优势特色教材建设计划”以及“海外政治学专家讲学计划”,保障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优化培养方案,提升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推进业已建立的省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扩大其他边疆省份基地规模;加强人才合作培养,深化与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的合作水平;健全“项目制”培养方式,鼓励导师将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完善现有的科研立项举措,设立“政治学科研基金学生项目”。
5、强化导师指导职责。为保证政治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明确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应履行的职责,要求导师在招生、培养、科研、德育等方面规范研究生指导工作。本学科于2016年10月印发了《云南大学政治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导师日常工作手册》,确立起了较为系统完善的研究生指导要求与指导制度。根据相关制度和相关文件,本学科要求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入学后全面深入地了解其专业基础,为研究生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科学的培养计划,确保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对研究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
6、重视学生学术训练。本学位点通过科研讲座、学术论坛、项目参与、学术交流等进行学术训练,增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提高学术规范。同时,积极强化项目引导与资金支持。一是鼓励导师带领研究生参与所主持的项目研究。二是鼓励研究生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激发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实行与科研人员相同的标准对研究生进行科研奖励。
(六)管理服务、教学、科研支撑
1、管理服务支撑
本学位点构建了科学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服务体系,采用了过程管理系统、评价系统、信息反馈系统的运行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第一,本学位点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共同对研究生进行管理,其中研究生院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学籍管理、课程、转学、答辩、毕业等工作;研工部负责研究生的奖学金评定、助学金、请销假、贷款等日常工作;学院研究生办公室配合学校进行研究生学习、生活管理,统筹资源、优化配置,设置专职副院长、研究生秘书、研究生教务、班主任、辅导员等多级管理制度。
第二,根据学校研究生管理办法,学院制定了相应的“分层管理”体系,对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进行宏观把握,通过事务管理、评价、信息反馈等机制,突出培养主题。
第三,将导师管理纳入管理体系,对研究生进行学习、生活日常管理,特别是在研究生请销假、研究生助研岗位申请、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等方面,明确导师权责,积极发挥导师作用。
2、教学支撑
第一,结合政治学学科发展前沿、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及云南自身的区位特色,深化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构建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研究的核心课程群,不断将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知识,丰富课程体系;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如民族学理论、公共政策分析、国际法概论等,加大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适应不同研究方向专业学习的需要。
第二,明确授课教师资质,规范课程教学。重视授课教师的选拔,确保研究生掌握本学科具有较宽适应性的基础理论和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专业特长,帮助学生构建起适应政治学学科发展和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
第三,开设导师论坛、名师讲坛、政治学博士论坛和新锐讲坛,重视政治学实践实训等教学环节,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不断创新讲授平台,鼓励本学科教师积极将自身科研实践融入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科研知识的创新和转化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发挥教学督导的监管作用,认真做好课程评价工作。推选优秀教师担任教学督导,加强对课程教学过程的监督与评价,督导内容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资料、教学效果等,保证教学的规范性。
3、科研支撑
第一,促进科研与教学融合发展,将学生带入学术前沿。依托学科取得的丰富学术研究成果,建立学术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机制,提升课程教学的前沿性,加强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依托学科的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充分发挥高质量研究成果的支撑功能。其中,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国陆地边疆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在学术研究的知识供给和政策咨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云南大学边疆与地缘大数据库”建设的有序推进,尤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政治”、“边疆治理”、“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等子库的升级,使数据库成为科学研究的有力支撑、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学科建设的展示窗口。
三、师资队伍
继承发扬“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结合学科特点与优势特色,围绕立德树人、扎根祖国边疆、服务国家战略,将师德宣传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科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突出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将专家学者型教师党支部建成涵养师德师风的核心阵地,以优良党风引领和促进教风学风;开展“四风建设”,注重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才培育的全过程,通过教师教研活动、专题研讨、党支部组织生活等形式,引导本学科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将良好的师德风范贯穿职业生涯全过程,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推动良好师风转化为优良师能。创新教师教育评价改革,将师德师风作为导师聘任、评先评优的前置条件,建立以立德树人为标准、以教研实绩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强化师德师风制度落实:坚决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对违反师德师风行为“零容忍”。
团队有教师60名,是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师风高尚、实力雄厚、梯队合理、科研能力突出、教学能力显著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不断创新师资培养方式,提升师资总体水平。通过激活内培外引、优化结构、提升水平,汇聚形成以长江学者领衔、多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骨干的民族政治学、边疆治理、周边国际关系等理论创新高地。推动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打造了一支“教学、科研、资政”有机融合的优质师资队伍。
团队开展了系列原创性高层次科学研究,完善民族政治学理论体系、创新中华民族理论体系、构建边疆治理理论体系、推动中国特色区域与国别研究理论发展。新增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非智库“10+10”计划中方智库、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7个国家级科研智库平台。
四、科学研究
2020-2021年,云南大学政治学学位点在科研获奖、专著出版、论文发表、研究基地创建、科研立项等方面继续发力,产出了一大批优秀成果,持续推动政治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近两年获得了各级各类重要科研奖项7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奖1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国家民委全国民族工作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2项;“云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其中,方盛举教授的《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黄清吉教授的《论国家应对他国竞争的能力》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姚继德教授被伊朗驻华使馆授予2021年伊朗政府奖杰出贡献奖。
第二,近两年出版学术专著22部,其中17部著作在国家一类出版社出版。周平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理论研究”最终成果《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罗强强教授的《新时代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跨学科视角》、周俊华教授的《政治人类学:主要议题与探索》、郭台辉教授的《历史社会学的力量》、常轶军教授的《现代化与政治认同》、程中兴教授的《语言人的焦虑》、李朝辉老师的《美国的边疆》、梁益坚研究员的《非洲新型工业化与中非产业合作》等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何阳副教授的《公共服务视野下农民人民调解供给》、朱军副教授的《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民族工作创新》在社会文献出版社出版。
第三,近两年发表了120余篇CSSCI论文,29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中国政治》、《公共行政》、《国际政治》等转载。其中,周平教授的“现代国家基础性的社会政治机制——基于国族的分析视角”,2020年第3期刊发于顶级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此外,另有12篇论文刊发于《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世界民族》等权威期刊。
第四,2020年1月,成功获批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获批后,基地成功申报并立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重大项目2项,一般项目1项;学位点依托中国陆地边疆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两年来承担了省级哲社规划项目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青年项目2项。
第五,近两年获取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2项,国家民委重点项目1项,国家民委委托项目3项目,自然资源部委托项目1项。
五、服务社会
案例一:推进中国边疆政治学与民族政治学研究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云南大学政治学学科团队长期致力于中国边疆政治学和民族政治学的理论创新和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创立“边疆治理”概念和边疆治理理论体系,构建中华民族理论及中华民族建设理论,为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周平教授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在建构完整民族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启了中华民族研究的“国族范式”,推进了中华民族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系统化,使中华民族理论体系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理论基础,在实践上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理论贡献。同时,研究团队从政治学的理论视角重新界定和解释了边疆和边疆治理相关理论,提出了新时代边疆治理理论,并积极推动理论成果向公共政策转化,为推进我国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案例二:全面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为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理论贡献
周平教授提出以中华民族思想统领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民族工作等多项建议,提交“我国民族理论政策应对挑战的理性选择”“民族理论应该增加中华民族的论述”“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进路”等决策咨询报告。国家民委将周平关于“中华民族”、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调整等观点等吸纳到讲话稿中。周平教授成为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就我国民族问题的治理提供咨询意见。
案例三:围绕边疆安全与周边外交打造高端新型智库
围绕“一带一路”和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排头兵、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积极打造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新型智库,本学科点发挥建言献策、辅政咨政作用,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按照“走出校门建智库,深入一线建智库,问题导向建智库,开放协同建智库”思路,整合资源,协同创新,聚焦边疆安全、边疆发展、边疆稳定、边疆治理、周边外交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围绕“一带一路”、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合作、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取得显著成效。
六、不足与短板
第一,学术成果创新能力与影响力仍有待提升。学位点产出了一批原创性的学术成果,持续致力于民族政治学理论体系、边疆政治学体系、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建设和研究,在创新性方面须进一步加强,学术影响力须持续提升。
第二,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仍需增强。学位点建设和发展立足学校所处区域和学术资源,围绕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后还须进一步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
第三,高水平人才总量不足是学位点理论创新、知识传播与国际化的短板。仍需加大对高水平专业人才、智库人才的内培外引力度,开展更高质量的理论创新、社会化传播与更具广泛社会效益的国际化工作。